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 > >正文

2023当代文学颁奖盛典丨东西:我想争取更多的读者

来源:大河看见    时间:2023-04-16 15:22:39

4月15日,由人民文学出版社、河南省委宣传部、河南日报社、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2023当代文学论坛暨颁奖盛典在郑州举行,来河南参加这场文学盛典的作家东西接受了大河报·豫视频《看见》记者的采访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东西,本名田代琳。著有长篇小说《耳光响亮》《后悔录》《篡改的命》。中篇小说《没有语言的生活》获首届鲁迅文学奖。其中,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。东西的作品有着极高的起点,有评论称他为“永远的先锋作家”。

近期热播的情感悬疑剧《回响》,正是由东西的同名小说改编。这部出版于2021年6月的长篇小说,亦是他创作上一种新尝试,“对人心的探寻,我想挖得更深一些,彻底一些”。

《回响》采用了双线叙述结构,一起刑侦案件与一场家庭婚变交叠纠葛,在逻辑和情感间跳跃,在心灵与现实间交互。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评价这部小说称,这是一部对现代人生存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非常复杂的反讽小说。

这种引人注目的结构让不少读者陷入纠结,不同于东西此前创作的作品,《回响》的归类似乎成了一个问题。有人觉得它是一本注重可读性的悬疑推理小说,也有人认为这是一本探究人性的心理小说。这源于东西创作时,内心深处对潜在读者形象变动的折射。

“任何一个作家在创作时,心底都会有一个读者的形象,他是一个可能会发生变化的综合体。”东西认为,读者分为两种,一种是小众而专业的,承担着鞭策者的角色,磨砺作家,可以促进小说的进步。另一种则是大众的,作家更像是服务者,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。

“这两种读者都很重要。”东西说。

此前,尽管评论家李敬泽的评价一针见血,“东西的东西一定是好东西”,但因作品有着极高的起点,仍有普通读者在看到“东西”此名后疑惑:东西是谁?

“我也想争取更多的读者。”东西的变化在《回响》中表现明显,“所以,我采用了推理的外壳,写人心,写人性,探究我们的心灵。”

这种认识,是东西在创作《回响》时的最大变化,他重新调整了内心深处“读者综合体”的形象,找了兼顾专业性与普适性之间的平衡点。

争取更多的读者并非一味迎合。循着《回响》中刑侦案件线索,能看到东西对于社会生活的广阔描述,一个受害者牵连出的层层真实但又具备强烈荒诞感的现状,这不仅是对社会的呈现,也是对人性的反思。

“作为一个读者,你要不要去了解这些?”他说。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32 华西服装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35   联系邮箱: 920 891 263@qq.com